5月30日,由汕头市科协、市委宣传部、市科技局联合举办的2023年汕头市全国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汕头市科技馆举行。
会上表彰了2023年度汕头市“最美科技工作者”,汕头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联合汕头国际眼科中心副院长陈浩宇教授获得表彰。陈浩宇教授同时入选汕头市科协科技专家智库第十批专家。
作为“最美科技工作者”,陈浩宇教授的科技创新之路硕果累累。这一项项成果,一次次突破,所有这些创新,都源于“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这个最朴素的愿望。正是这份执念,让陈浩宇在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精准诊疗领域不断追求卓越,为更多眼疾患者带去光明。
眼底病一直是眼科领域的“高精尖”,被业界视为疑难性眼病,对医生技术水平要求极高,陈浩宇教授却从不惧这块“硬骨头”
他擅长医治各种复杂的玻璃体视网膜疾病和做各类复杂的眼外伤手术。在华南地区率先开展人工晶体巩膜层间固定术治疗无囊膜支撑的无晶体眼、tPA辅助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脉络膜上腔出血和视网膜下出血等手术,大大简化了手术的复杂性,只为让患者病程缩短,更快康复。如今,慕名而至的省内外患者络绎不绝,更有不少同行登门请教。一年下来,陈浩宇教授的门诊接诊量就达6000余人次,年手术量超1300台,其中四级手术700多台……这一串数字的取得见证了陈浩宇的硬核实力和责任担当。
眼底科医生是个内外兼修的行当,深耕眼底领域十几载,不仅赋予了陈浩宇作为医者特有的坚定,也让他拥有医学创新的眼界,不断另辟蹊径探究更好的治疗方法。
视网膜下注射是一种新的手术方式,用于注射tPA治疗黄斑下出血,也可以用于注射基因治疗视网膜变性性疾病,但是注射需要非常精细的操作,如果控制不好可能会造成视网膜损伤。为解决这一手术操作难题,陈浩宇带领团队对临床上常用的耗材进行改造,发明了一种简单视网膜下注射器,通过脚踏控制注射的速度,并且能够很好的握持该注射器,保持注射过程中的稳定性,该研究发表在Retina上,并且已经应用于数十例视网膜下出血患者的手术中,成功挽救了这些既往难以治疗的患者的视力。对于这项发明,陈浩宇并没有申请专利,而是选择完全公开制作方法,任何医生都可以参考这种方法制作视网膜下注射器,让发明成果能惠及更多患者。
上班扑在临床一线,下班潜心科研,不断探寻疾病背后的真相,这是陈浩宇十几年来的工作轨迹。“科研的每一项成果,技术的每一点革新,都将造福患者,推进医学更进一步。”在陈浩宇看来,科研创新是驱动医学发展的动力,其最终目的是为临床服务,研究工作应当以临床亟待突破的难题入手,让科研成果真正惠及患者。
比起手术立竿见影的效果,科研则是一个枯燥、漫长的过程,但陈浩宇教授很享受这个过程。从业以来,陈浩宇致力于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发病机制、精准诊断和治疗。在发病机制方面的研究中,陈浩宇教授利用基因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动物实验等方法,对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进行研究,发现了视网膜色素变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致盲眼病新的变异。
2017年利用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发现了视网膜色素变性家系PRPF31基因的三个新的变异,成果发表在眼科学基础研究最权威的杂志IOVS上,至今被引20次。
通过玻璃体腔内注射过氧化氢溶液,建立了一个全新的视网膜变性的动物模型,并揭示了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是视网膜变性的分子机制,论文发表在Oxidative Medicine and Cellular Longevity上,至今被引19次。
脉络膜新生血管是一种常见的致盲眼病,陈浩宇研究发现,丁酸钠在体外实验可以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套管形成和增殖,抑制脉络膜培养片的血管生长,以及在体内激光诱导的脉络膜新生血管动物模型上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并且通过分子生物学的实验证明该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TXNIP调节VEGF受体2的表达而起作用的。该研究发表在Oxidative medicine and cellular longevity上,为脉络膜新生血管疾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
在精准诊断方面,陈浩宇教授应用影像学,尤其是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对眼科影像进行精准的分析,并且将影像学的分析密切的和临床结合起来,指导临床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
外伤性黄斑裂孔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视力的眼病,部分裂孔可自发闭合,有的则需要手术。为了探究哪种裂孔更容易闭合,陈浩宇教授带领团队,利用光相干断层扫描(OCT)研究外伤性黄斑裂孔的特征,结果发现裂孔直径小、不伴孔周囊肿的黄斑裂孔更容易自然闭合。该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可帮助临床医生鉴别判断裂孔是否需要手术,避免给本来能够自然闭合的裂孔施行手术,而对于无法自行闭合的裂孔可以早期手术,从而提高患者的视力预后。
为提高临床上诊断缺血性黄斑病变的准确性,陈浩宇教授还带领团队自主开发了一个基于免费Image J软件的自动测量中心凹无血管区的算法,并通过研究证实该算法具有很好的可重复性和准确性,论文发表在International Ophthalmology和TVST上,大大提高了Cirrus OCTA中心凹无血管区测量的准确性。
始于初心,源于热爱,成于坚守。近10年来,陈浩宇教授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发表SCI论文159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76篇,其中1篇入选高被引论文,影响因子21.286,H因子40(Google Scholar)。参与制定专家共识6篇,主编/主译专业论著6本,其中3本为英文论著。获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
除了临床、科研工作外,陈浩宇教授还兼顾全院的教学事业,在教书育人、培养医学人才上倾尽心血,作为研究生导师,至今已经培养硕士研究生41名,博士研究生4名。
如何培养临床与科研两手都硬的医学人才,一直是陈浩宇思考并不断实践的重要问题。在研究生的培养中,陈浩宇教授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将临床工作和科学研究紧密结合,指导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临床科研基本功,创设条件让研究生参与医院和学院的学术讲座,不断学习与课题相关的前沿成果及技术,提高国际学术交流能力,使学生成长成才于科研。
作为太阳集团493.cc眼科学全英教学模块负责人,陈浩宇教授还组织录制了《Ophthalmology》全英慕课,并在学堂在线国际版平台上上线,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好评。
“致力于光明事业,勇当新时代医学创新排头兵!我将以科学报国的理想和情怀,践行医者的使命担当,用一生履行为人民群众眼健康服务的坚定承诺。”
——最美科技工作者 陈浩宇
通知类别:太阳集团娛乐城493.cc 撰稿人:眼科中心 审核人:组织宣传统战部
粤ICP备10216025号 © 太阳集团493.cc | 地址:汕头市新陵路22号 | 515041 | 太阳集团493.cc网络与信息中心开发